引言

闲来无事,逛小黄鱼的时候看到了网心云OECT的机器,硬件配置如下:

  • CPU:瑞芯微处理器RK3566
  • GPU:Bifrost-G52,支持视频硬件加速(VPU)
  • 似乎还有NPU
  • 运行内存4G
  • 板载存储emmc 8G
  • 有一个SATA盘位,可以安装2.5寸,最大厚度7mm的硬盘
  • 外部接口有一个USB3,一个有线网口

更重要的是,这样一台设备居然只要100块,遂搞了一台折腾。

警告

不过目前我所用的刷机包只能通过Panfrost开源驱动使用GPU,并且视频编解码的硬件加速有故障(我尚未解决),介意的人可能需要考虑别的设备或者......折腾?

刷机准备

硬件准备:

  • 网心云OECT设备本体(显然的)
  • Type-C数据线,用于刷机时连接电脑
  • 镊子,或者其他可用于短接的金属物体
  • 十字螺丝刀,用于拆机

资源准备:

  • 瑞芯微驱动,用于在Windows上安装刷机驱动
  • 瑞芯微烧录工具,用于刷机
  • 刷机包

此处需要注意,OECT默认的出厂机器是在处理器上带有加密校验,因此刷机包有两种,一种是针对有锁机的,还有一种是针对更换过SoC的(去锁)

目前系统可用的有PVE虚拟机管理系统,Armbian Linux系统,黑群晖,OpenWrt以及一些分支。

我自己使用Armbian Linux系统,因此这里就只有Armbian的刷机教程和后续指导了。

Armbian是基于Debian或Ubuntu,针对各种嵌入式设备进行定制的Linux系统。

我个人会选用基于Debian 13 Trixie 的Armbian。

Armbian系统和OpenWrt及其分支可以从ophub的Github中下载:

在Release中找到wxy-oect的字样就是对应我们这台设备:

1756451616 Image

警告

其中有replaced字样的是给更换过CPU的无锁机用的,有锁机不要刷!

部分资源已放到文末的网盘链接中(传送门

开始刷机

可以参考ophub给出的刷机教程,这里是转载。

原文出处:https://github.com/ophub/amlogic-s9xxx-armbian/pull/2736#issuecomment-2594792433

wxy OEC-turbo 有2个版本,一个是原版,一个是换了芯片和EMMC的版本,下载时注意区分。

  • 原版的镜像名是:wxy-oect
  • 换了芯片和EMMC的镜像名是:wxy-oect-replaced

这2个版本的刷机方法和其他rockchip设备的刷机方法一样,都是使用RkDevTool写入即可,一个选择 MiniLoaderAll.bin,另一个选择写入的镜像。先下载刷机工具和需要的系统镜像文件,查看拆机的视频:

拆机视频和文档:

我汇总一下相关的刷机贴,介绍下windows和mac电脑的刷机方法,以及根据设备短接后进入的是MaskROM 模式或者Loader 模式,决定是否需要选择MiniLoaderAll.bin

  • 第一次从wxy原系统刷成 Armbian 或者 OpenWrt 系统需要拆机短接进入刷机模式。以后再刷机就不用拆机短接了,可以用顶针按住RESET孔,然后连接数据线进入刷机模式。
  • 无论是短接刷机,还是捅RESET孔刷机,都不用接电源,因为type-c刷机线可以供电。

找到刷机短接点和type-c口

    拆机方法大家看上面的帖子介绍吧,下面是短接点的位置,以及刷机线连接type-c接口位置示意图,要接type-c口,不要接USB口:

    1756452948 Image
    1756452996 Image
    1756453010 Image

    Windows电脑刷机

      准备好合适的数据线,一头是type-c要连接oect盒子,另外一头的接口根据自己电脑的接口选择(type-c 转 usb,或者两头都是type-c)。

      下载上面提供的 RKDevTool 刷机工具,安装好驱动并打开这个软件。

      不需要接电源。仅使用type-c的线插入盒子如上图所示的接口,然后用镊子等金属器短接这2个点,手别抖按好短接点,然后把连接线的另外一头插入电脑,大概2秒钟电脑会叮咚提示有设备接入,松开短接点即可进入刷机模式。

      看软件的界面提示你进入的模式,第一次刷机一般进入的是 MaskROM 模式,这种模式下需要选择loader文件和img镜像文件。如果之前已经刷过Armbian或OpenWrt系统,再次刷机一般进入的是 Loader 模式,这种情况下不用选择loader文件,只选需要刷入的img镜像文件即可。(注意要解压成img,不要刷压缩文件)

      截图上的文字:

      0xCCCCCCCC  LoaderToDDR  <MiniLoaderAll.bin文件的路径>   <点最右侧的空白块可以选择loader文件>
      0x00000000  system       <armbian.img文件的路径>         <点最右侧的空白块可以选择img文件>
      
      1756453026 Image
      1756453051 Image

      短接手抖了就歇会再战,刷机进度失败了就重新短接再战,成功就在下一次。

      MAC电脑刷机方法

        有的同学没windows电脑,使用mac电脑刷机也一样。

        使用mac自带的终端进行后面的操作: 访达 > 左侧菜单选:应用程序 > 实用工具 > 终端

        第一步先一键安装 Homebrew

        # 先安装 Homebrew(已经安装可以忽略,重复执行也没事)
        /bin/bash -c "$(curl -fsSL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Homebrew/install/HEAD/install.sh)"
        

        接着安装 rkdeveloptool,需要从源码编译,1分钟搞定。

        brew install automake autoconf libusb pkg-config git wget
       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rockchip-linux/rkdeveloptool
        cd rkdeveloptool
        export CXXFLAGS="-g -O2 -Wno-error=vla-cxx-extension"
        autoreconf -i
        ./configure
        make -j $(nproc)
        cp rkdeveloptool /opt/homebrew/bin/
        

        然后开始短接刷机了,短接方法看上面,短接成功后mac电脑会弹出一个对话框,提示有个设备要接入电脑是否允许,点击允许。这时oect就接入电脑了。(以后再短接就不弹窗了,直接用下面的命令看接入的设备)

        # 在终端命令里查看已连接的 Maskrom 设备
        rkdeveloptool ld
        

        和windows刷机模式一样,这时会有2种提示,第一次刷机的一般会进入 MaskROM 模式,再次刷机的会进入 Loader 模式。具体进入的模式在终端信息里查看:

        1756453114 Image

        如上图所示,我刚在windows上刷机过一次,我再来mac电脑上刷机就进入的是 Loader 模式,在loader模式下你刷MiniLoaderAll.bin是不接受的,不过执行了这个命令也无所谓,会提示写loader失败,不影响继续刷img镜像文件。

        先 cd 到 MiniLoaderAll.bin 和 armbian.img 所在的目录,然后执行下面的命令,如果不在这些文件的目录里,自己在下面的命令里把文件路径带上。

        # MaskROM 模式时需要先写入loader文件
        # 如果进入的是loader模式可忽略,因为板子上已经写了loader,否则也无法进入loader模式
        sudo rkdeveloptool db MiniLoaderAll.bin
        
        # 再写入镜像的img结尾的文件(注意要解压成img,不要刷压缩文件)
        # 执行此写入命令时会提示要输入密码,输入你电脑的密码即可
        sudo rkdeveloptool wl 0 armbian.img
        

        看进度条跑完了就写好了: Write LBA from file (100%)

        下面是刷 OpenWrt 的方法,之前刷机过了,所以会进入的是 loader 模式,就不用刷 MiniLoaderAll.bin 了。

        1756453122 Image

        如何自定义网卡mac地址

        由于刷机底包的u-boot里定义了mac地址,所以都是00:15:18:01:81:31,当局域网有多台oes-plus时mac地址相同会冲突,需要自定义修改mac地址,给每个设备分配个不同的mac地址。

        
        # 第一步,安装软件包
        sudo apt-get update
        sudo apt-get install -y libubootenv-tool
        
        # 第二步,修改mac地址为合规的格式(mac地址内容自定义,字母数字合格即可)
        sudo fw_setenv ethaddr 02:55:66:77:88:99
        # 修改后可以打印下结果查看是否修改成功
        sudo fw_printenv ethaddr
        # 重启生效,记得去路由器里查看新mac分配的ip地址
        

        oect 原版设备刷入 Armbian 系统的截图

        1756453209 Image

          切换内核的命令

          # 先同步下最新脚本
          armbian-sync
          
          # 切换 rk35xx/6.1.y 系列内核
          armbian-update -u rk35xx -k 6.1.115
          
          # 切换 stable/6.12.y 主线内核
          armbian-update -u stable -k 6.12

          资源链接

          https://www.123865.com/s/GIKDTd-IA0g3?pwd=p6YY

          提取码p6YY

          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远日记原创文章,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

          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tqhyg.net/post582.html